清瘦的脸庞、单薄的身材、微驼的脊背、坚毅的目光,他就是共产党员、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张利宏。工作30年,他始终保持吃苦在前、甘于奉献的品格,赢得广泛赞誉,先后获陕西省“白求恩精神奖”“汉中市先进工作者”“市直卫生系统廉勤兼优领导干部”等荣誉称号。

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张利宏
新校区建设的勇士
张利宏同志任劳任怨,哪里需要他就冲向哪里。2010年11月,他被学院抽调到任务十分艰巨的新校区建设工地,成为学院新校区建设十八位“勇士”之一,他毫无怨言,第一时间就奔赴建设工地,与同志们一道,克服困难,夜以继日的奋战在工作一线,风里来雨里去,晴天一身汗,雨天一身泥,一心扑在建设工地上。他特别注重学习钻研业务,掌握了扎实的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,并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综合布线等方面的许多困难和问题。为节省资金,他与同志们一起铺电缆、架水管,遇到水管爆裂、电路故障,马上和同志们争分夺秒,紧急抢修,保证施工顺利进行。每遇到暴雨,工地积水,他都要冒雨抽水、排水,疏通水路。他的胃不好,吃面条时,都要用凉水冲过后才吃得下,同志们问他为什么,他说胃烧的很,用凉水冲一下好些。因为生活无规律,1米74的个子,体重不足110斤。一次不注意踩到木板上生锈的钉子扎伤了脚,他顾不上到医院诊治,简单包扎后,又忍着疼痛坚持工作。在新校区建设的近两年时间里,没有周末、没有节假日,也没有寒暑假。当学院领导、老师到工地慰问看望时,看着穿着胶鞋、戴着草帽又黑又瘦、脊背都有些弯曲的他,无不感慨地说:你就是一个活脱脱的“老黄牛”。
信息化建设的先锋
2015年5月,他被任命为该院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。在学院党委对其进行考察时,谈话期间群众纷纷表示,学院党委看得准,真正选拔了思想好、觉悟高、业务精、能力强、政绩突出、群众公认的干部。上任后,他更是严以律己,以身作则,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。2015年暑假,图书馆四楼水管爆裂,他第一时间赶到学院,召集部门人员紧急排水,带领大家一道,光着膀子赤着脚,用管子抽,用工具舀,一天下来,汗流浃背,筋疲力尽。
信息化建设专业水平要求高,工作任务重,各项目建设,他都亲力亲为,认真进行调研论证,制订方案,深入施工现场组织实施,夜以继日工作。2015年暑假期间,学院安排进行无线网络建设,由于施工范围广,施工难度大,需要协调处理的事情多,他带领信息科成员冒着酷暑与施工单位共同规划施工方案,到施工现场商议、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每天从早到晚都是汗流浃背。平日里,不管哪个部门、系部、班级网络或电脑出现问题,他都能及时带领有关人员赶到现场排除故障,复杂问题常常亲自动手解决。目前该院已建成了高标准网络数据中心机房和有线、无线全覆盖的校园基础网络及硬件支撑环境,先后建成学院主网站、部门网站、专题网站20多个,实现了学院网站统一管理,各类信息点7000多个,构建了全省高职院校较为领先的校园基础网络环境,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教学、管理、服务和对外宣传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,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“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”。
教书育人的楷模
尽管图书与信息方面的工作已非常繁重,但他还主动承担教学任务,以解该院医学类专业教师不足之困,并挤时间进行科研工作。参加工作后,他一直从事医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专业课《人体解剖学》的教学工作,他深知这门课程是医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学科,是医学生学好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前提,因此,在教学中,他针对没有任何医学基础又充满好奇的学生,特别注意讲解深入浅出,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上好每一节课,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习内容,课后利用QQ等方式与学生沟通,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除课堂讲授外,解剖学大量的课时是在实验室完成的,面对的是冰冷的操作台和泡在福尔马林里的人体标本。尽管有抽送风设备,但每一次标本课都要忍受福尔马林刺鼻的气味,鼻涕眼泪直流,下课后咳嗽、咽喉疼痛,非常难受,要大量喝水来缓解。问他和尸体标本打交道有啥感受,他说:已经习惯了,和同行们一样,既然选择了解剖学教师这份工作,就能忍受这一切。近三年来,他担任临床医学专业的《人体解剖学》教学工作,年均课时350余节,同时,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医者仁心、救死扶伤的信念,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,深得学生好评。日常工作之余,他还积极进行科研,参与完成了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《解剖学PBL教学法的改进及效果》,其科研论文《PBL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》在《中国高等医学教育》上发表。